2025年3月28-30日,由全国森林生态过程与环境效应研讨会组委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国森林生态过程与环境效应研讨会”在大理召开。会议以“森林生态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为主题,吸引了国内外3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聚焦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环境效应、土壤碳氮循环等前沿议题。学院何新华教授带领7名研究生参会。
何新华教授作大会特邀报告,题为“Host-species dependent eco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wo-way transfer of nitrogen betweenDalbergia odorifera and its hemiparasiteSantalum album”。同时,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何志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张一平研究员、内蒙古农业大学张秋良教授、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周平研究员等受邀做了特邀报告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学院硕士研究生黄路路、黄雯澜、李哲、徐晶楠、卢新宇、吴珂和赖婷分别做了题为“皆伐补阔对杉木人工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可蚀性的影响”“不同雪被处理对川西亚高山森林土壤腐殖质含量的影响”“短期氮添加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影响”“四川省森林林下植被与凋落物碳氮磷储量及其空间分异”“联合SAR与UAV-LiDAR的森林生物量估算—以乐山市峨边典型针叶林为例”“基于不同深度学习方法及无人机影像的单木识别研究”和“基于多源数据及多种机器学习算法的四川省森林地上生物量估算”的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