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加强古树名木资源保护,增强全社会古树名木保护意识,林学院418森林木团队利用假期积极参与到古树名木种类鉴定、年龄测定、信息系统建设和宣传保护等工作中。
明确古树名木“身份”,更新“绿色文物”信息
近年来,林学院418森林木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与带领下积极参与成都市、广元市、雅安市和巴中市等各地的古树名木资源调查。这个假期,该团队对雅安市芦山县的古树名木进行了深入调查,对每一株古树名木开展种类鉴定、生长测量、地理定位、身份拍照等工作,填写古树名木调查表,做到“一树一档、一树一牌”。该团队充分发挥林学专业优势,先后对芦山县当地的水青冈、红豆杉、朴树、枫杨、楠木等易错树种进行准确鉴定;利用GPS为每株古树进行精准定位,将位置偏移古树重新归位;采用WinDENDRO年轮分析系统为尖叶榕、麻栎、楠木、柏木等古树测定年龄,并建立生长年表。为确保每一株古树的“身份”信息准确无误,对每株古树名木挂牌上的树木编号、树种名称、学名、科属、树龄、保护等级、认定单位、挂牌单位、挂牌时间等内容进行了反复核实。在制作设计个别地方的古树二维码时,将古树文化、古树保护和身份信息融合,通过扫描二维码身份,实现古树保护、科学养护与科普宣传的完美结合,留住珍贵的“绿色记忆”。
评估古树名木“健康”,建立古树体检年表
林学院418森林木团队还开展了当地古树名木的健康体检,摸清了古树名木资源生长状况,形成了古树名木的健康档案和体检报告,实现“一树一报告”;同时请林木病理、林木营养等教师“把脉问诊”,为抢救复壮开良方,为重点古树提供最精准的治疗方案和复壮对策,做到“一树一策”。对树龄较大、树体倾斜、树身腐烂、长势衰弱、枯枝断枝等问题进行实地勘察和精细化体检,确定树体在结构上的稳固程度和生理上的健康程度,为进一步开展古树树体加固和复壮保护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实现古树名木“老有所医”,切实有效保护好古树名木资源。